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美容产业网资讯正文

解开"香妃"之谜:是否真的体有异香

2018-03-01 17:55:32  阅读:6777+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陆虎

cript>cript>专家复原的香妃容貌

  香妃之谜何其多

  名称之谜。“香妃”之名早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著述中就已出现了。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当属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他在附录中进一步写道:“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中,记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

  “香妃”之名的广泛流传是在清王朝灭亡以后。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搞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在该画像下面的说明文字中,明确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以后,香妃之名大震。

  由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香妃是回族;第二,香妃之得名与生来就“体有异香”有关。人真的可以“不假熏沐”就“体有异香”吗?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人的五脏六腑内的气味通过人的一些器官也会排出来,几乎一人一味,有的气味浓,有的清淡些。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属于这种气味?我们不得而知。再者,一些爱美、生活讲究的女子,常洗一种“花草浴”或“奶浴”。还有一些女人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浴后、搽后,身体自然会散发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来。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来自化妆品或者浴液的气味?这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个难解之谜。

cript>

  由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香妃是回族;第二,香妃之得名与生来就“体有异香”有关。人真的可以“不假熏沐”就“体有异香”吗?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人的五脏六腑内的气味通过人的一些器官也会排出来,几乎一人一味,有的气味浓,有的清淡些。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属于这种气味?我们不得而知。再者,一些爱美、生活讲究的女子,常洗一种“花草浴”或“奶浴”。还有一些女人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浴后、搽后,身体自然会散发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来。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来自化妆品或者浴液的气味?这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个难解之谜。

cript>疑似“香妃”的古尸

  反过来,说香妃之得名源于“体有异香”,也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也不能排除由于香妃长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这种可能性。总之,为什么叫香妃,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

  画像之谜。香妃貌美,应当是不用怀疑的,否则乾隆皇帝不会千里迢迢将这位回部女子纳为皇妃。香妃究竟美到什么程度?人们总希望一睹真容。目前,流传于世的、被称为香妃画像的有四种:一是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欧式盔甲、手握战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长裙,一手提花篮、一手拿花铲、头戴凉帽的坐像;四是太仓陆夫人在东陵裕妃园寝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

  第一幅旗装像是流传最广、利用率最高、人们最熟悉的画像,许多文章、书籍、画报,甚至商店广告中用的都是这幅像。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幅画像就是香妃像,一提起香妃,自然也就想到这幅像。

  第二幅是戎装像。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就是这幅,当时悬挂在武英殿后右旁的浴德堂内,下面附有文字说明。这幅像出自清宫当没有问题,但画上没有款识。有人说此画的作者是郎世宁,可是郎世宁的画作在《国朝院画录》和《石渠宝笈》中都有记载,此两书中未见有关此画的任何内容。有人说是他的“游戏之笔”,郎世宁有多大的胆子,敢以“游戏之笔”随便画当朝皇上的一名宠妃?曾经在古物陈列所工作过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时,我和几个同事根据民国政府内务部一位官员说的‘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虑到当时社会经济效益商定的,是没有查史料的,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该纠正的。”原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朱家溍先生特地写了一篇《“香妃戎装像”定名的由来》一文,进一步否定了这幅画是香妃像。

  第三幅洋装像,也和前两幅一样,既没有款识,也没有图录记载,更没有专门论述,将它说成是香妃像,同样没有任何依据。以上三幅,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传说中的香妃像。

  第四幅是香妃吉服像。这幅像一般人很少见到,可惜现在不知流落到何方。

cript>

  第二幅是戎装像。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就是这幅,当时悬挂在武英殿后右旁的浴德堂内,下面附有文字说明。这幅像出自清宫当没有问题,但画上没有款识。有人说此画的作者是郎世宁,可是郎世宁的画作在《国朝院画录》和《石渠宝笈》中都有记载,此两书中未见有关此画的任何内容。有人说是他的“游戏之笔”,郎世宁有多大的胆子,敢以“游戏之笔”随便画当朝皇上的一名宠妃?曾经在古物陈列所工作过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时,我和几个同事根据民国政府内务部一位官员说的‘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虑到当时社会经济效益商定的,是没有查史料的,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该纠正的。”原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朱家溍先生特地写了一篇《“香妃戎装像”定名的由来》一文,进一步否定了这幅画是香妃像。

  第三幅洋装像,也和前两幅一样,既没有款识,也没有图录记载,更没有专门论述,将它说成是香妃像,同样没有任何依据。以上三幅,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传说中的香妃像。

  第四幅是香妃吉服像。这幅像一般人很少见到,可惜现在不知流落到何方。

cript>“香妃”画像

  婚姻之谜。根据档案记载,香妃是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进宫的,当时已27岁。那个时代,女子一般都在十几岁就出嫁,清帝挑选秀女,13岁的女孩子就可参选。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13岁就与皇太极成了婚,孝康章皇后15岁就生育了康熙帝。香妃入宫时已经27岁,有人据此推测她很可能已经结过婚,而且婚史不会很短。如果香妃入宫前结过婚,那她以前的丈夫是谁?这次入宫,是因丈夫死了还是离婚了?如果是离婚,离婚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是什么时候结的婚?我们都无从得知。香妃也有可能在入宫前没有结过婚。那个年代虽然盛行早婚,但个别晚婚的也不是没有。当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妹,风姿绰约,聪慧柔顺,是有名的美貌佳人。也正因为她的美丽聪慧以及政治上的原因,到33岁才出嫁,成了著名的“老女”。香妃久负美名,远近闻知,她难道就不会是第二个“老女”吗?在民间,也有一些有地位、有财富的美貌女子,倚仗自己的财、貌,高不成,低不就,总不能找到遂心如意的郎君,直到妙龄花季已过,耽误了婚期。香妃会不会也属于这种情况呢?这个谜团恐怕真的难以解开了。

  死亡之谜。关于香妃的死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病死。前一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皇太后即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

  香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cript>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皇太后即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

  香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cript>电视剧里的香妃形象

  香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太多的谜团,太多的想象空间,太强烈的寻求真相的渴望。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接下来就详细介绍。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

  容妃就是香妃。我们上文提到,香妃和容妃是一个人。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曾经有过争论,现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做这种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一,乾隆帝只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妃子。容妃,无论是官书、档案记载,还是实物考证,都证明是来自新疆的妃子。既然香妃也是乾隆帝的新疆妃子,那么香妃只能是容妃。

  其二,她们“二人”都来自新疆,都是维吾尔族,都信奉伊斯兰教,最后的封号都是妃。就是说家乡、民族、宗教信仰、封号是一样的,如果是两个人,不会如此巧合。

  其三,她们“二人”的父亲、哥哥、五叔、六叔是相同的。新疆喀什香妃墓的资料中,提到香妃的父亲是艾力和卓,哥哥是哈山和卓即图地公(汉名),并说图地公曾“和妹妹香妃一起去北京”。从《西域同文志》卷十一和《西域图志》卷四十八记载的“和卓”世系中可知,艾力和卓即阿里和卓。这两个名词在维吾尔语中是一个词,只是汉字译写的差异。这两本书上还记载了阿里和卓的五弟是额色尹、六弟是帕尔萨,其子是图尔都。图尔都的维语原音为图尔迪,因他是公爵,因此称图尔迪公,快读则为图地公,与上面提到的哈山和卓是同一个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容妃遗物折》中提到了部分容妃娘家人的姓名,其中有额思音、帕尔萨、图尔都妻等。额思音就是香妃的五叔额色尹,帕尔萨就是香妃的六叔,图尔都妻就是香妃的嫂子。既然香妃和容妃的家属都是一样的,那么两个人自然就是一个人了。

  历史上的香妃。那么,历史上的容妃即香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纳一个维吾尔族女子为妃?她一生的经历又如何?这也是世人普遍的问题。

cript>

  其三,她们“二人”的父亲、哥哥、五叔、六叔是相同的。新疆喀什香妃墓的资料中,提到香妃的父亲是艾力和卓,哥哥是哈山和卓即图地公(汉名),并说图地公曾“和妹妹香妃一起去北京”。从《西域同文志》卷十一和《西域图志》卷四十八记载的“和卓”世系中可知,艾力和卓即阿里和卓。这两个名词在维吾尔语中是一个词,只是汉字译写的差异。这两本书上还记载了阿里和卓的五弟是额色尹、六弟是帕尔萨,其子是图尔都。图尔都的维语原音为图尔迪,因他是公爵,因此称图尔迪公,快读则为图地公,与上面提到的哈山和卓是同一个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容妃遗物折》中提到了部分容妃娘家人的姓名,其中有额思音、帕尔萨、图尔都妻等。额思音就是香妃的五叔额色尹,帕尔萨就是香妃的六叔,图尔都妻就是香妃的嫂子。既然香妃和容妃的家属都是一样的,那么两个人自然就是一个人了。

  历史上的香妃。那么,历史上的容妃即香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纳一个维吾尔族女子为妃?她一生的经历又如何?这也是世人普遍的问题。

cript>清朝皇宫里保存的“香妃”像

  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她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家族为和卓,故被称为和卓氏,也称霍卓氏。其父阿里和卓为回部台吉,哥哥叫图尔都。容妃家族世代居住在新疆的叶尔羌。

  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清政府派兵平定了新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解救了墨特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大小和卓)。可是这两个人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以怨报德,聚众叛乱,反对朝廷,分裂祖国。容妃一家反对叛乱,拥护朝廷,不顺从大小和卓,被迫离乡背井,全家从天山以南的叶尔羌迁移到天山北侧的伊犁居住。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再次派兵平叛。乾隆二十四年(1759)秋,大小和卓的叛乱被平定。配合清军平叛有功的容妃的五叔、六叔、哥哥及其家属先后被召进北京,封官晋爵,宴请赏赐,并为他们建回子营,让他们居住。容妃也来到了北京。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德,表示对朝廷的忠心,额色尹和图尔都决定将美丽聪明的容妃送进皇宫,服侍皇上。

cript>cript>“香妃”戎装图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初四日,图尔都27岁的妹妹被封为和贵人,皇帝赏给了她大量衣物和银两。她一进宫就被封为贵人,没有经过常在和答应两级,表明了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也表明了皇帝对这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女子的喜爱。这年的四月八日,乾隆帝将宫中女子巴朗赐给图尔都为妻。和贵人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了皇帝的尊重和特殊的关照,专门为她在宫中设了回族厨师。容妃在圆明园居住时,曾在园中的方外观做礼拜,乾隆帝特意为她在方外观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兰经》文。和贵人入宫两年来,“秉心克慎,奉职惟勤”,全宫上下对她的印象都很好。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二月三十日,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晋封和贵人为容嫔。第二年图尔都晋封为辅国公。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皇帝第四次南巡,容嫔和她的哥哥图尔都随驾同行。皇帝的妃嫔很多,而外出陪驾的妃嫔只有几位,容嫔能够随驾,表明了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一路上,容嫔兄妹第一次饱览了祖国内地的壮美山河,大开了眼界。

  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初五日,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晋升容嫔为容妃。同年十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命文华殿大学士尹继善为正使、内阁学士迈拉逊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容嫔为容妃。乾隆三十六年(1771),容妃随皇帝东巡,拜谒了孔庙,登上了东岳泰山。乾隆四十三年(1778),容妃又随皇帝拜谒了盛京,在这次随行的6位妃嫔中,容妃已居第二位。

cript>cript>香妃堪称史上最奇异的维吾尔族女子

  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乌喇那拉皇后死后,乾隆帝不再立皇后。自乾隆三十年(1765)庆贵妃死后,四十年(1775)令懿皇贵妃死后,不再封贵妃和皇贵妃。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妃,当时宫中有6位妃,容妃就是其中一位。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七月以后,容妃已升到第三位,排在愉妃、颖妃之后。从乾隆五十年(1785)以后,可能是身体欠佳,容妃很少露面,皇帝往往单独赏给她物品。通过查阅清宫档案《赏赐底簿》得知,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四日,皇帝赏给了容妃10个春橘,这是迄今所查到的最后一次赏赐。5天以后,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容妃在圆明园溘然长逝,终年55岁。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给皇帝生育儿女。

  容妃死后,乾隆帝为了让宫里人经常怀念她,特地将她在宫中几十年里积攒下来的物品分赠给各妃嫔、公主、格格和佣人以及她娘家的人。容妃的金棺暂安在畅春园西侧的西花园,同年四月二十七日从西花园奉移到北京东北郊的静安庄殡宫暂安。同年九月十七日,乾隆帝命皇八子仪郡王永璇护送容妃金棺奉移东陵。九月二十五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在乾隆皇帝的后妃中,有一个维吾尔族女子并不奇怪,这正是清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边疆少数民族一向采取恩威并重的政策。对忠于朝廷、促进民族团结者恩礼有加;对制造分裂、搞独立、抗拒中央政府者,予以坚决镇压。乾隆帝纳图尔都之妹为妃,并给予优厚的待遇,目的就是想通过容妃家族在新疆的巨大影响,搞好民族团结,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治。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新疆曾多次发生少数民族贵族叛乱,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总不彻底,时叛时顺,不能保持持久和平。乾隆皇帝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新疆上层人物额色尹、帕尔萨、图尔都、玛木特等召进京师,加官封爵,恩礼有加,并纳他们的女子为妃,结成秦晋之好,这都是有深刻用意的。从此以后,新疆的稳定局面保持了60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乾隆帝的和亲政策发挥了作用。容妃即香妃作为施行这一政策的关键人物,在清宫中度过了28个春秋,深深赢得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最后又葬入了大清的皇家陵园。容妃和她的家庭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ript>

  在乾隆皇帝的后妃中,有一个维吾尔族女子并不奇怪,这正是清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边疆少数民族一向采取恩威并重的政策。对忠于朝廷、促进民族团结者恩礼有加;对制造分裂、搞独立、抗拒中央政府者,予以坚决镇压。乾隆帝纳图尔都之妹为妃,并给予优厚的待遇,目的就是想通过容妃家族在新疆的巨大影响,搞好民族团结,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治。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新疆曾多次发生少数民族贵族叛乱,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总不彻底,时叛时顺,不能保持持久和平。乾隆皇帝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新疆上层人物额色尹、帕尔萨、图尔都、玛木特等召进京师,加官封爵,恩礼有加,并纳他们的女子为妃,结成秦晋之好,这都是有深刻用意的。从此以后,新疆的稳定局面保持了60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乾隆帝的和亲政策发挥了作用。容妃即香妃作为施行这一政策的关键人物,在清宫中度过了28个春秋,深深赢得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最后又葬入了大清的皇家陵园。容妃和她的家庭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ript>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